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
——习近平主席
只要打开学习强国,每天都能看我国政府参与国际论坛峰会,各级政府举办国际国内峰会和博览会,也能看到国家领导人为某某论坛发贺信、致辞的新闻。中国政府亲力亲为参与筹办各类产业大会、行业论坛、博览会不仅频率高、规模大,影响力也很大,成为中国政府参与社会经济治理的一种模式。
中国政府主导的盛会模式
中国政府特别热衷办大会、大展、节庆、赛事活动。通过举办一场盛会活动,搞活一座城。由此还引出了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盛会模式”。所谓盛会模式起源于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通过举办世界级、国家级的大型盛会活动,快速推进城市基础建设,特别是轨道交通、专业场馆、宾馆酒店、文娱设施、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网红地标、城市功能再造、老城区改造、产业升级。来办一场盛会可能看起来花了数千亿,但撬动的宏观经济价值是万亿级的,带来了新的宜居环境、产业环境、营商氛围、精神文明、居民的爱国爱家的自豪和自信。
以上盛会模式基本已经形成了中国路径,通过申办和引入国际重大节庆、盛会、赛事活动,推动城市功能升级和腾笼换鸟式的产业升级,因此奥运后的盛会活动纷至沓来,如,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杭州亚运会、冬奥会、世界技能大赛。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习主席亲自出席的(含连线的)、写贺信的盛会活动呈非线性的上升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的盛会模式,以及我国政府积极通过盛会活动参与社会经济治理的行为。
盛会模式比较成功的是厦门、杭州和青岛。厦门由于举办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杭州举办过G20峰会、青岛举办过“上合青岛峰会”,实现了盛会模式对城市品牌、城市更新的重塑。2018年,对青岛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6月10日,上合青岛峰会成功举行,这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成果最多的一次峰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峰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举办上合峰会,为青岛、为山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希望认真总结“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有益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弘扬好的作风,放大办会效应,开拓创新、苦干实干,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这也是习主席第一次正式提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也是对政府盛会模式的肯定。
盛会模式的成功,有其宏观发展环境:城市化还在快速发展,产业在升级,而经济发展需要精神文明和价值观的提升,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与对美好环境的需求上升。这些因素都需要政府发挥影响力,通过盛会这种短平快、高效的城市营销活动让本地市民享受福利,让城市获得世界的目光和尊重。因此,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也是很多城市,特别是新兴二线城市晋级一线城市的跳板,三线城市实现新二线城市的“量子跃迁”。
政府会展助推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
然而盛会是屈指可数的,除了以上盛会模式对宏观经济、城市发展带来的盛会效应之外。还有另一种政府大会,那就是产业大会。政府肩负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责,招商引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方政府的核心任务,是需要调动所有资源和手段去实现的目标。产业大会就是地方政府连接央地关系、政企关系(招商引资)和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产业会的集聚效应带来人流、资金流、投资机会、企业落户、项目落地的机会。
目前,每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基本都有2-3个省部级的产业大会,比如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江西南昌的世界VR产业大会、天津的世界智能大会、重庆的智博会、贵阳的数博会、无锡的物博会。
大到一省一会,小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政府会展承担着产城融合、产业融合的新的使命,政府会展在双循环与大循环两个循环之中发挥着新的担当。通过举办政府会展,就发展经济而言,其所能调动的资源和采取的行动远远超过主流经济学强调的“公共服务”或“公共物品”范围,地方政府通过政府会宣讲地方经济和社会环境、投资和扶持政策,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这一点在举办政府会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政府为什么热衷于举办政府会?
从历史传统与政治文化而言,作为儒家特色的东亚文化,并非以宗教作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公民社会,这就特别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治理作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着有为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总的来说,对企业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地方政府几乎都有很强的干预能力。其中土地直接归政府所有,资金则大多来自国有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和政府控制的其他渠道,比如国有投融资平台。对于劳动力,政府控制着户口,也掌握着教育和医疗等基本服务的供给,还掌握着土地供应(包括园区土地开发、产业规划、项目运作),直接影响住房分配。而生产中的科技投入,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公立大学和科研院所。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有财税政策、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工具,都可能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混合经济”体系,不是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政府和市场的简单分工模式,即政府负责提供公共物品、市场主导其他资源配置;也不是简单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而是政府及其各类附属机构(国企、事业单位、大银行等)深度参与大多数生产和分配环节的模式。在我国,想脱离政府来了解经济,是不可能的。政府会是了解中国特色的经济的窗口,是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平台。
不仅是当代的政府注重会议,上古以来的天下共主就通过召开诸侯会盟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安全、外交、防务、水利、交通、勤王等事务。西汉还召开了“盐铁会议”,盐铁会议的地位相当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甚至更高。公元609年,隋炀帝在甘肃张掖的焉支山召集的西域诸国举办“万国博览会”,规模盛大,堪称国家级国际进出口博览会的始祖。
近年来,随着我们的国际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四个自信越来越扎实。据悉,我们国家也在组织学术机构编写属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对于五千年文明是说不过去的,我们的经济体系的核心思想是注重民生和发展,注重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而且是发挥到极致,没有中国政府干不了的事情,只要政府重视就一定能实现。
主办政府会展需要很高的专业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都与有为政府的地位密不可分。政府会尽管占整个市场的份额不到5%,也并非商业性活动,但是,政府会在政治性、产业属性上的重要性确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政府会体现了政府的产业发展导向、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价值观、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因此主办政府会有高度和战略性,影响力和公信力都很强,办会讲究严格的层级汇报机制、程序规范、流程严谨、分工明确、组织严密。
也正是因为政府会程序和流程很复杂,重要性也很高,风险也很大,预算审批也很严格,因此承办和服务政府会的专业性要求也很高。在美国,为此还有一个专门的社团组织——政府会议专业者协会(Society of Government Meeting Professionals)。政府会议的从业者也需要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和行业认证,政府会成为会展活动的一个细分领域。